• Home

  • Service

  • Listen

  • Blog & News

  • 简体中文

  • Contact

  • More

    Use tab to navigate through the menu items.
    • facebook
    • linkedin

    Our Recent Posts

    宗石动态

    宗石动态

    公版音乐的查询和判断

    公版音乐的查询和判断

    宗石动态

    宗石动态

    Archive

    • February 2020
    • October 2018
    • April 2018
    • March 2018
    • January 2018
    • June 2017
    • May 2017
    • April 2017
    • February 2017
    • January 2017
    • December 2016

    Tags

    No tags yet.
    电影中使用一首歌,到底会涉及哪些主体和权利?

    电影中使用一首歌,到底会涉及哪些主体和权利?

    相比不好的导演,不好的音乐更能毁掉一部电影。因为音乐这一制作过程极其复杂的部分,长期以来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,加之经常预算不足,往往到电影制作最后阶段才被人想起。此时人们慌张地用仅有的、微乎其微的时间,找到可以快速产出音乐的人制作粗制滥造的产品。 一个主要的困难是,大部分电影人专注于电影制作,他们对音乐和音乐商务的了解并不多。比如,每一首要在电影中使用的歌曲,要解决涉及不同主体/权利人的至少3个deal,最多时可达8个: 表演者(歌手/ 乐器演奏者) 表演者所在的唱片公司 唱片(单曲)制作人 词曲作者 词曲作者的出版商 歌曲中应用的其他原声母带片段的所有人(唱片公司) 歌曲中应用的其他音乐片段的词曲作者出版商 生产原声大碟的唱片公司 如果几个词曲作者有不同的出版商,几个歌手签在不同的唱片公司,歌曲中应用了很多其他音乐片段,一首歌可能就有15个甚至20个deal要解决。 现在如果这些deal中任何一个无法解决,有些人不同意合同条款,就意味着该电影要放弃使用这首歌。如果制片人时间紧急,又负责着一部几百万美金的电影,他一定不希望被告知,电影因为音乐要更改
    影视音乐总监工作内容图解

    影视音乐总监工作内容图解

    影视音乐总监往往在影片后期制作时进入团队,全权负责音乐部分。当然,有时音乐总监会在影片拍摄前进入,以便寻找音乐源,或组织拍摄中的音乐会等类似场景,预先安排音乐人和歌手录制音频等。在这种情况下,音乐总监要事先联系相关权利人,拿到需要的所有授权书。 关于影视音乐总监的具体工作内容,请参见下图: 【1】定点会议:定点会议是导演/制作人/音乐总监确定何时加入某音乐的会议。往往三方会细读剧本,根据需求确定所有潜在需要的音乐(不论是既有音乐,还是专为电影创作音乐)。 【2】音乐信息提示表:音乐信息提示表记录了一个影视项目中使用的所有音乐及其信息,比如曲目名称、时间码(插入音乐的时间和每条音乐的时长)等。更多关于”音乐信息提示表“的详细解析,请参见干货文章《音乐信息提示表—— 为什么“音乐信息提示表”与作曲家和影视制作公司的利益紧密相关》 【3】音乐授权协议:使用一首/一段既有音乐(即目前已经存在的、制作完成的音乐),使用方(即制作人或影视制作公司)需要得到版权方的授权,双方签署音乐授权协议后才可使用。关于如何确定版权方和如何取得授权协议,请参见干货文章《音乐
    忽视音乐,将是电影的灾难

    忽视音乐,将是电影的灾难

    纵观整个世界电影史,一部经典的电影通常伴生同样脍炙人口的电影音乐。 音乐在电影中的体现 在电影中,音乐往往有这样两种形式,一种是主观音乐,另一种是客观音乐。 何谓主观音乐?在电影中,为了在某段剧情或者某个场景中,能够更好的去展现剧情的情绪色彩,烘托场景中重要的气氛,在这一段上将配上一段适应这某一场戏中的情绪和气氛的音乐。也就是我们影视作品中最常用的配乐。例如《倩女幽魂》中书生走路上京赶考的音乐。 客观音乐,是在电影画面里我们能够找到其发出声音的音源的音乐。如《海上钢琴师》中,1900在游轮上演奏的钢琴曲,或是《爱乐之城》里,Emma Stone和Ryan Gosling合唱演绎出的动人歌声,这些都是电影本身里面,出现的音乐,其同样可以达到烘托气氛渲染情节的作用。 简而言之,电影中的渲染气氛的配乐算是主观音乐,而电影中由角色演唱或演奏出来的音乐就叫客观音乐。 电影中的主客观音乐均能烘托、渲染气氛,表现人物的心理和情感。巧妙运用音乐,能更直接表现主题、时代、地域、民俗等不一定只靠视觉呈现的元素。 电影音乐的自身特殊性 电影音乐是为了电影画面而服务的。
    关于音乐版权,你要知道的八个基本问题

    关于音乐版权,你要知道的八个基本问题

    1. 音乐的权利人有谁,以及他们拥有什么? 不论是一支音乐还是一首歌,我们都要从两个层面看待。一是乐曲/歌(composition/ song),另一层面是录音母带(master recording/ record)。 乐曲/歌与录音母带最显而易见的区别就是,一支乐曲/歌从创作出来就是唯一的固定在乐谱上的,而录音母带可以有不同的版本,不同唱片公司或不同艺人可以录制同一首歌,制作不同的母带,但乐曲/歌本身是不变的。 乐曲/歌的权利人是作曲家/词曲作者及其出版商。 录音母带的权利人是艺人及其唱片公司。 他们之间各自的权利分配比例要视其合同而定。但至少,一个音乐的两个层面是相互独立、互不影响的。 2. 音乐版权相关的人都有谁? 作曲人:一首歌的曲作者(版权所有人之一)。 作词人:一首歌的词作者(版权所有人之一)。 出版商:主动对乐曲/歌做商业拓展、开发音乐的商业用途的人(版权所有人之一)。 管理人:代表出版商开发管理执行音乐的商务方面活动的人,不拥有任何版权。 许可人:有权授权许可音乐给他人使用的人。 3. 知识产权和音乐版权的关系? 知识产权(Int
    音乐公开表演权组织(PRO)

    音乐公开表演权组织(PRO)

    在音乐总监们为电影电视剧寻找音乐的时候,通常需要知道音乐创作人们各自所属的音乐公开表演权组织(Performing Right Organization),简称PRO。 今天我们就来科普一下PRO究竟是什么。 音乐公开表演权组织(PRO), 是管理音乐著作权的非营利组织(non-profit organization),有些地方也叫音乐著作权集体管理机构。它们存在的意义就是维护音乐创作者的权益,并且为他们收集版税。 许多独立音乐人还不知道,歌曲发行以后创作者(词曲作者)就拥有公开表演权权(public performance right). 也就是说只要音乐在公开场合(除去教育用途)播放,创作人都有权收取公开表演版税(public performance royalty)。比如对音乐作品的出版即音像制品( CD,磁带)、制作卡拉OK机,举办现场演出活动,在餐厅、酒吧、宾馆、歌厅、飞机客舱、 火车车厢等公共场所播放背景音乐,广播电台、电视台演播音乐作品以及通过网络使用音乐作品等使用行为。 简单来说,PRO就是帮助音乐制作人们向公共场所收取公开表演版
    影视音乐总监究竟是做什么的

    影视音乐总监究竟是做什么的

    随着音乐电影《La La Land 爱乐之城》作为73届威尼斯影展的开幕电影,大受各界好评,被评为2017年最令人期待的爱情电影,音乐电影作为独特、轻松且易于传播的电影形式,吸引了越来越多人走进电影院。再看2013年迪士尼电影《Frozen 冰雪奇缘》全球12.6亿美金的票房,音乐电影的潜力正一次次突破着人们的预期。再看全球大热一时的《Gossip Girl 绯闻少女》,有评论表示,“追它是因为里面的音乐、歌曲和时尚元素惊人的好,这部剧本身其实糟透了。” 如果你的项目并非音乐电影,或许会认为音乐只是电影的背景部分,聘请一位电影音乐作曲家便可解决问题,那么你大大忽略了音乐之于电影的价值,以及电影对音乐广泛多样、繁琐复杂的需求。《Star War 星球大战》如果没有John Willims的音乐将会是怎样或许你无法想象,这个视频生动地说明了假如没有音乐,即使是世界级大片也会让很多人不忍直视: https://v.youku.com/v_show/id_XMjQ3MzMxMDQ4NA==.html?spm=a2h0w.8278793.2736843.2

    ©2016 by ZoneStone Intl Music.